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所在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位于意大利北部,目前新冠状病毒确诊和死亡人数位居意大利各大区第二,属于受此次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因此,在当地时间2月21日疫情暴发后两天,大区内所有学校就都关闭了。
大学停课之后,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全体教师几乎从零开始开始筹备网课,从平台的注册使用,到远程上课遇到的种种限制,一个个“直播小白”,也快成为颇为熟练的中文教学网络主播了。
正式的网课已经进行一周,教师们宅在家中上网课的日子也见证了意大利的疫情发展、民众态度转变的全过程。一起来看看她们的记录吧。
吴倩:我的网络教学日记
当地时间2月22日是意大利1号病人出现的第二天,但此时确诊人数尚停留在个位数,可以说几乎没有意大利人把疫情当一回事。我照常到孔院给参加商务汉语冬令营的几位学生上课。为了提醒他们重视疫情,我还特意将前几天买的两层纸质口罩(此时药店已经买不到医用口罩和N95口罩)带到教室发放给他们。学生们虽然微笑着收下,但反复告诉我不用担心,肯定用不上。谁知道,这天就是我最后一天去孔院与学生面对面上课。
疫情发展一周多,意大利总理孔特签署更加严格的法令,将全意分为封锁红区、限制黄区与其余地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严格限制出入,停止所有公共活动。博洛尼亚大学所处的黄区暂停公共比赛,限制餐厅、酒吧顾客距离,其余地区加强消毒措施。
学校开始通知各位教师试用远程教学软件,孔子学院教师选用ZOOM,分时段和学生们一一试课。因为学校停课,不少学生都回到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天南地北,虽然疫情各不相同,但聊起“新冠病毒”的话题来还是非常轻松,也基本保持了日常的作息:去健身房、去游泳馆、去聚餐等。
试用ZOOM
当然,学生里也不乏防护工作到位的防疫“小能手”:高级班的一位学生早在一月就开始戴上口罩出行。还有妈妈学生不仅保证自己和家人做好防护,也到处劝说亲朋好友宅家。听说我一直闭门不出,还送来意面、肉酱、零食等,真是特殊时期也让我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绝不让你饿肚子”的意式温暖。
意大利疫情进入暴发阶段后,意大利政府宣布了全国范围内的出行限制;除了超市、食品店、药店开门,提供生活必需品,所有商店关门——也就是新闻媒体所说的“封国”。
这一周,孔子学院新学期课程正式在网上开课。虽然课前演练了无数遍,第一次做“主播”的过程还是一波三折:网络卡顿、时间限制、音频无法播放……突发状况可谓不断,好在学生们都积极配合,还能活学活用,用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聊现在疫情相关的新闻,让人惊喜。
我也有意让他们用中文描述自己生活城市的情况。这时候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大家的防护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他们开始宅在家里,囤积食物。还有一位女孩子,课后找到我帮她联系中国的药房买口罩,为了保护现在仍需要出门工作的家人。
3月14日的课程比较特别,因为教学对象正是学校关闭前一天,在孔院最后一次面对面上课的学生。当时真没有想到再见面是三周以后,而且还隔着屏幕。试课的时候她们特别要求聊聊近期新冠状病毒疫情发展的情况,于是有了这节“新冠病毒”特辑。
与学生聊新冠病毒疫情
其中,有两位学生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也非常有代表性:一位身处疫情最严重的伦巴第大区,她们全家已经8天没有出门了,每次外出购物也一定会全副武装,戴上口罩;另一位的老家在疫情最轻微的巴西利卡塔大区,所以每天还是会出门散散步,只是去超市会做好防护。
我们相互交流中意人民各式各样的宅家奇招,也比较两国政府防疫措施的异同。目前看来意大利吸取了中国的一些经验,采用了比较严格的防控手段,而从学生们的态度来看,也非常赞同和支持政府这次的反应和做法。
焦颖莹:特殊时期用特殊方式共克时艰
这周是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开通网络教学的第一周,正式决定线上教学之前,所有孔院教师跟学生进行了网络试课,并逐个反映、总结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我们最终选定了zoom这个app作为网课的授课平台,从试课到现在,已经有两周的时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在不断磨合,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在不断交流和讨论。
在面对疫情持续严重的情况下,网络教学遇到困难并不断解决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质量。
一开始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zoom使用40分钟以后就会自动下线,两个小时的中文课让学生重复登陆三次,每次都需要给学生发送新的登陆链接、会议账号和密码,确实影响上课效果,大家在交流中提到可以通过一个edu.cn的邮箱进行注册便可获得更好的体验,为网课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结束一周的网课后,感想还是挺多的,网课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出门就能交流互鉴。每次课后我们都会把上课期间录制的视频发给学生,以便多次观看,但是很难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尤其对基础不好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没有面对面教学简单高效,但是特殊时期也只能采用特殊方式。
虽然两周试听期结束之后学生们选择接受这种授课模式继续学习还是暂时停止仍是未知数,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力发扬网络教学的优势,避免其劣势,为热爱中文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包立颖:“你在哪?”“我在家,我很好。”
在疫情暴发的第二周,博洛尼亚大学开始网络授课。在此之前,我从没有上过直播课,大多数学生也和我一样。第一节课,大家都明显不适应,我和学生还会笑场,一时间气氛尴尬又活跃。授课方式变了,课堂活动形式也要相应改变,我经常备课到深夜,想方设法让课堂更有趣。
为了在摄像头里呈现好的精神风貌,每次开始前我都会自己对着镜头好好整理一番。学生们从不开摄像头,一开始我以为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们有“偶像包袱”,怕自己在镜头里不够好看。后来看了他们的社交动态我才发现,本以为他们都乖巧地坐在电脑前,实际上有不洗脸的,有穿睡衣的,有在阳台晒太阳的,还有一边上课一边吃提拉米苏的……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是一段特殊的时刻,外面的世界每天都在变得让人更陌生。我和学生默契地不去讨论那些变化的数字,课前互报一声平安,“你在哪?”“我在家,我很好。”然后就是我们最平常的样子。
每周面对一百多个学生,让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一份责任。我们彼此陪伴着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当我坐在电脑前,看到学生们的名字一个都不少地出现在屏幕上时,我会觉得很安心。希望当学生们打开电脑,看到熟悉的老师,一如往常地讲着课时,也能感到一份安心。
在这个有点慌乱的时刻,疫情时时在变,每天都有人的生活被打破,好的坏的情绪都会被放大,而一些不变的人和事物,悄然安放了我们的安全感。
郭菲菲:跟学生一起远程“云加油”
3月13日,高级口语班进行第二节在线课程。我们按计划完成教学内容之后。在下课前两分钟,我给大家播放了一位意大利朋友制作的中国人为意大利抗击疫情录制的加油视频。随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方言都喊出那句“意大利加油”,学生们非常感动。
我想,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也许未曾谋面,但是依然可以通过视频体会到跨越民族、跨越语言文化的爱与支持。这种力量会让我们相信迎春花开的那天就在不远处。
一周的“云教学”结束了,受疫情影响,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的网络课程将至少持续至4月3日。对于意大利学生和孔院教师来说,中文课也承载着中意两国之间在这段特殊时期的情谊,从“中国加油”到“意大利加油”,相信我们不管在地球的哪端,一切都会变好,一起加油!
供稿、供图:吴倩、焦颖莹、包立颖、郭菲菲、颜冰璇
上一篇: | 瑞士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在非洲”学术讲座 | 下一篇: | 德国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2020年中国电影节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