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院新闻

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武术文化交流活动

2024-09-01

点击量: 次浏览

当地时间11月3日至5日,瑞士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日内瓦和洛桑地区的近百名民众参与体验。

3日晚,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阿弗朗·博雷兹(Avron Boretz)做了题为“‘武’的体现:作为中国文化生产之纽带的武术”专题讲座。讲座中,阿弗朗·博雷兹展示了大量影视作品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及传统仪式的图片,并对图片中所表现的武术元素进行了文化人类学的解读。他认为,“武”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以及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本体论中所固有的,武术是构成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叙事和共享价值的场域,个体的武术实践就是一个融入集体化社会的过程。

 

阿弗朗·博雷兹进行讲座

阿弗朗·博雷兹指出,如果不重视中国的语境,不持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看待中国武术,西方的武术学习者就看不到中国武术传统中所蕴含的中国历史、哲学、政治和经济学,而只能将其看作是一种异国情调。在互动环节,阿弗朗·博雷兹和听众开展了深入交流。

 

讲座现场

4日和5日,来自河北沧州的刘连俊和苗晓兰为武术爱好者们进行了八极拳和戳脚拳的训练指导。学员们跟随两位老师,认真学习八极拳和戳脚拳的基本动作,一招一式,整齐划一。

 

刘连俊指导学员练习八极拳

 

苗晓兰示范戳脚拳

此次是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第二次举办中国武术文化交流活动,旨在推广武术这一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项目,受到了当地武术爱好者的广泛欢迎。

阿弗朗·博雷兹是一位人类学家,常年从事中国语言、文化和武术的研究,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苗晓兰是戳脚拳第六代传人,多次参加国家级武术比赛,还数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武术比赛。刘连俊为中国八极拳研究会副会长、青县盘古文武学校校长,常年从事八极拳的教学工作,其领导的盘古文武学校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武术爱好者前往学习。

上一篇: 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与民法典”学术会议 下一篇: 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教职工举行团队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