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6日,日内瓦大学孔子学院与瑞士鲍氏东方艺术馆(Fondation Baur Musée des Arts d’Extrême-Orient)联合举办以“中国的艺术”为主题的“一日中国”系列讲座活动。“一日中国”系列讲座活动为日内瓦孔子学院的常规项目,每年举办数次,旨在通过一天的讲座活动向当地民众介绍中国社会与文化。此次的“中国的艺术”主题讲座为2018年的首次活动,吸引了60多位听众的报名参与。
讲座分四个专题进行。首先,日内瓦大学东亚学系教师王飞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第一,统一和标准的官方书法讲究是书写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书写者的个性必须服从书写的标准;第二,草书的书写快速而自然,体现出富有节奏和流畅的美学特征,并混合了规则与个性的元素;第三,草书是书法的艺术,结合了书法技巧和书写者的个性,是书写者的哲学、文学、历史知识及其书法实践经验的高度浓缩,这种书法更多地受到书写者个性的驾驭。
鲍氏东方艺术馆策展人、汉学家李秋星(Estelle Niklès van Osselt)介绍了中国的艺术吉祥图,以及一些丝绸、漆器、珐琅、玉石、陶瓷等艺术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她认为,基于一种中国人祖先的思想,这些东西包含了微妙的文字游戏,其中一些装饰性的图画则表达了人们的愿望。此外,一些具有当代特征的图画通过各种标识和广告也得到了大量的传播。
瑞士汉学博士玛丽.怀斯(Marie Wyss)则介绍了中国的民间艺术。她首先对“民间艺术”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追溯中国学者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历史。然后她着重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女性艺术,比如小雕像、粘贴画、刺绣、缝纫和剪纸,并阐述了激励这些艺术品的生产的民间信仰和习俗,以及一些民间艺术的复兴,特别是“新剪纸”和“新年画”。
日内瓦大学研究艺术史和汉学的玛丽.奥西(Marie Orsi)介绍了中国的当代艺术。奥西认为,中国的前卫艺术家们通过70年代的开放接触到了新的艺术技巧,创造出了在现代主义和传统之间摇摆的新的艺术形式,他们以自己作为中国公民的良知,用自己的创造力为人民服务。
上一篇: |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丝绸之路”主题国际会议暨敦煌壁画及文物图片展 | 下一篇: |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协助举办“2018中文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