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院新闻

乘着歌声的翅膀,架起中哥友谊之桥

2024-09-01

点击量: 次浏览

10月1日,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馆在圣何塞洲际酒店举办国庆招待会。汤恒大使及全体使馆工作人员与中哥各界人士悉数出席,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哥斯达黎加大学孔子学院学生马法博以一首《我爱你,中国》将晚会氛围推向高潮,其高亢优美的歌声如百灵鸟一般将祝福送到千里之外的中国。

(左侧为马法博在晚会现场演唱《我爱你,中国》)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当这熟悉而又激动人心的旋律在远隔祖国万水千山的哥斯达黎加响起时,每一个现场的华夏儿女都不禁为之自豪,而更让大家自豪的是,舞台中央那位众人瞩目的歌手是来自人民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马法博。“马到成功”、“道法自然”、“博大精深”,在孔子学院的课堂上,马法博用这三个词来介绍自己的名字。毕业于哥斯达黎加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他,已经与汉语和中国文化结缘十一年了。在去年哥斯达黎加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马法博代表孔院学生参加第二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孔子学院中文歌曲大赛,并凭借歌曲《乌苏里船歌》和《飞得更高》一举夺冠。

(马法博参加第二届拉美孔院中文歌曲大赛比赛现场)

(马法博(前排右一)获得比赛冠军颁奖合影)

台上星光闪耀的背后,是台下不懈的努力和付出。马法博为了这一次比赛,已经准备了很久。他演唱的第一首曲目是中国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是孔子学院前任中方院长张院长推荐给他的。这首少数民族歌曲是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反映赫哲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后心情格外开朗的革命歌曲。这样一首时代久远的少数民族歌曲对于一名20岁出头的哥斯达黎加小伙子来说本身是有很大挑战性的。除了歌唱技巧本身以外,对歌词及歌曲创作时代背景的理解也会影响这首歌曲的演绎。孔院老师先是给法博逐字逐词讲解了歌词意思,然后又通过原唱郭颂老师的MV让他更直观地学习这首歌曲的演唱节奏和技巧。中方院长李华老师更是亲自示范指导,并且向法博传授了很多发音技巧。其中,“长又长”(拉索咪索来咪索),这个对中国人来说特别亲切的调儿对法博来说却不容易掌握。李院长专门对法博进行了这方面的辅导,几天之后他就唱准了,非常令人欣慰。之后,为了帮法博记歌词,老师们让他展开想象:第一段是在乌苏里江撒网打鱼,第二段是在船上赢得丰收,第三段是赫哲人走上幸福路。法博领悟得很快,在歌唱和肢体语言上都能自如地将歌词内容和情感表达出来。除了这首《乌苏里船歌》以外,根据比赛规定,选手还需要准备另外一首中文曲目。法博在一次收听广播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汪峰演唱的《飞得更高》,他自己非常喜欢。于是,孔子学院老师开始帮助法博练习这首歌。周微老师讲解歌词,公方梁老师找伴奏,陈黄超老师找乐谱并进行专业的音乐辅导。最后,李华院长启发法博深入理解歌词内容:为什么“生命就像一条大河”?现实的“枷锁”如何在歌唱中体现?为什么“挣脱怀抱“后才能“飞得更高”?怎样理解“要先剪碎这有过的网”?……经过近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法博已经可以非常完美地演唱这首歌曲了,孔子学院全体教师都倍感欣慰。

(李华院长(左边)为马法博(右边)录制参赛视频并庆祝他25岁生日)

此外,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馆及旅哥中华总会等哥斯当地华侨社团共同组织了“唱响中国”中文歌曲大赛。作为全场唯一一名母语非汉语的选手,马法博通过精彩表现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决赛并最终以优异成绩获得“最佳人气奖”。并在比赛当晚被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馆邀请参加70周年国庆晚宴演出。

(马法博参加比赛并获得最佳人气奖颁奖现场)

一次次地登台表演让法博的中文演唱水平稳步提高。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哥斯达黎加人,他用一首首动人的中国旋律讲述着他心中的中国故事,借自己的天赋和毅力在汉语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人民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也与他一路并肩前行,他们用心培养每一位喜欢中国、热爱汉语的学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像法博一样通过汉语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法博曾经通过汉语桥冠军奖学金前往清华大学留学半年,但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中国太大了,他想再一次去看看。百灵鸟从蓝天飞过,天空便有了美妙的音符,人民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们衷心祝愿这位来自异国的“百灵鸟”能够实现他的梦想、在汉语的天空中尽情飞翔。

上一篇: 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教学点马赛赛小学举办第一届小学生汉语桥比赛 下一篇: 德国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开展线上语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