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4日,由美国麻州大学波士顿孔子学院与波士顿大学儒学社联合举办的“全球化时代的儒学”系列讲座第一场开讲。本次讲座题为“全球背景下的儒家教育”,马里兰大学教授林静,波士顿大学博士亚毅(Yair Lior)、宋斌,以及麻州大学波士顿校区高级讲师约翰·赫斯(John Hess)为60余名听众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和对话。
林静的演讲以“从自我修养到社会转变”(From Self-cultivation to Social Transformation)为题,阐释了儒家教育“君子”的理想人格,以及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自我修养到改变社会的教育目的和路径,强调了学习者“内省”的重要性以及教师“教育”“教养”“教化”的职责等。
林静发表主题演讲
亚毅从儒家、儒教、儒学的概念出发,强调了“礼”“仁”等思想对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宋斌在专家对话环节中指出,儒家教育的目标是“全人教育”,儒家教育虽然提倡中庸,也主张批判性思维。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需要人们更加全面地解读儒学经典。
约翰·赫斯则结合自己连续多年到中国高校讲学和在中国访问的经历,分享了他对儒家文化和教育的理解。
讲座现场
在互动环节,针对听众提出的儒家的教育理想、教师教育学生的实践以及儒家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主张等问题,嘉宾进行了逐一解答。
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孙柏凤表示,孔子学院联合波士顿大学儒学社举办“全球化时代的儒学”系列讲座原因有三:一是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对丰富和发展人类思想文明的特殊贡献也不容忽视;二是波士顿拥有杜维明、南乐山( Robert Cummings Neville)、 白诗朗(John H. Berthrong)等著名儒家学者以及儒学社等学术团体,为在公众视野引发对儒学的再思考提供了很好的土壤;三是反思儒学在全球化进程中可以做出的贡献亦是推动人类和平的一种方式。
此次讲座后,麻州大学波士顿孔子学院还将陆续举办以“儒学与宗教”“儒学与管理”等为题的讲座。
上一篇: | 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做中芬两国文化交流的“架桥人” | 下一篇: | 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海外展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