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我们应该秉承“送去主义”,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因为西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虽然已经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拿走了不少优秀的精华,但仍然有许多精华没有拿走,需要我们送去。在当代中国,孔子学院积极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成功搭建起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无疑已成为诠释“送去主义”的最典型范例。
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学习它的语言、体验它的文化。为此,孔子学院应该紧紧握住“因其人之言而为之言”这把跨文化交流的钥匙,以文化为核、语言为翼,努力为孔子学院所在地民众创造汉语学习和文化体验的环境,持续开展适应本地学习者需求的汉语言文化教学,凝心静气、深入草根,努力打造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
凝心静气,是一种工作心态。作为建立在国外大学或机构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孔子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势必遇到各种水土不服;作为外派至海外孔子学院工作的语言文化使者,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工作中难免遇到诸多跨文化交际障碍,中方院长在与外方院长的合作中亦会产生各种矛盾和摩擦。国外某些新闻媒体或人群的质疑,教师、教材、教法一时难以适应本土教学以及中外方之间合作产生的种种问题等都会造成各种不适,而克服这些种种不适的看家本事就是凝心静气。凝心静气,可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产生这些不适的必然性和客观性,同时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耐心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孔子学院的本土运营与发展,如何在本土文化氛围中更快地找到不易引起跨文化冲突的工作方式,从而得以在积累和沉淀中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工作经验。
深入草根,是一种工作方式。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阳春白雪”,更需要接地气的“下里巴人”;需要高大上,更需要普通草根民众。孔子学院开展的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等各种工作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孔子学院的受众问题,即面向哪些人开展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以及向这一群体开展什么样的汉语教学、传播哪些中华文化?其实,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回答季羡林先生提出的“怎么送”。深入草根,意味着我们应该把实用的汉语和优秀的文化送给孔子学院所在地的普通民众,让普通草根民众通过语言学习用汉语讲好中国故事;深入草根,同时也要求我们在奉行送去主义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首先送出去的是汉语,因为正如前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女士所说,“语言走不出去,文化就绝对走不出去”。只要我们坚持孔子学院的草根化,不断激发当地普通民众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孔子学院就会持续充满发展活力。
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有一段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可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孔子学院所追寻的使命就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同时拥有两种思想。
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全球140个国家已建立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全球孔子学院已有中外专兼职教师4.6万人的大背景下,搭建中外之间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让孔子学院的学员拥有两种思想,更需要我们凝心静气的工作心态和深入草根的工作方式。
(作者蔡永强系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26日 第 09 版)
上一篇: | 伊志宏副校长出席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并代表中方高校作主题发言 | 下一篇: |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王黎明到访苏州校区 |